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上篇:民主党的戏剧性翻盘|2024美国大选洞察(1)

上一篇说道:2024年的美国大选风起云涌,围观者从中可获取颇多对美国政坛与美国社会的洞见。

本篇,我们就来看看两个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哈里斯行为方式的差异。当然,这两个人的行为,也不光是他们自己所决定的。他们的竞选班底,以及两人背后的党内势力和社会势力,都在程度不一地发挥作用。

两相比较,特朗普一直时不时地自行其是,信口开河;而哈里斯,自拜登6月底将她推出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开始,直到上周末之前,竟然从不发表政策演讲,从不接受媒体访谈,一副阴着“憋大招”的样子。

特朗普我行我素、不听建议的样子,在美国文化里有个词,叫作独行侠(maverick)。这是北美开发早期那种独闯天下的牛仔文化的产物。这种人浑身充满故事,经常表现出桀骜不羁的侠客气,但在现实生活中,却往往受体制排挤,他人冷落,结局不会太爽。

美国电影里的单打独斗的硬汉形象,绝非脱离现实的杜撰,而是有深刻社会基础的。

24年前,当特朗普第一次竞选总统的时候,既无律师背景,又无政客经历的他,在政坛上就是一个生闯进来的牛仔形象。直到现在,在发表演讲的时候,他也是往往不看唱本,即兴发挥,就像那种在市场上以巧舌如簧力压对手的明星推销员的劲头。

特朗普的独行侠做派,在局势有利的条件下,往往会比那种照本宣科(照着竞选班底的建议行事)的人表现得更加亲民,更能活跃气氛,尤其是当他能够把对手描画成远离现实、脱离群众的上层精英或迂腐官僚的时候。

特朗普2016年与希拉里竞选,就成功把对手定性成上层精英,结果把决定选举胜负的几大摇摆州统统拿下。

2024年,在选战初始,他重操故计,成功把拜登定性为迂腐官僚。加上拜登自己不争气,辩论时败象十足,致使民主党半路换马。

但到了局势转折的时候,在看似场景无大变化,而性质已完全不同的条件下,当独行侠仍然凭借个人侠气单打独斗,往往就力不从心,比不过体制化的力量了。

这就是特朗普现在遇到的问题:其实他不是没有竞选班底。但竞选班底为他提供的信息和建议,对他只有十分有限的影响力和约束力。

相比之下,他的对手,现任副总统哈里斯,正因为自己是个半路换马换上来的人物,又是少数族裔,又是女性,又近年来没有明显政绩,所以她(或民主党)就一定不能只靠一个人去硬拼,必须全心全意依靠“集体智慧”的周密策划去行动。这不是由于哈里斯本人有着多么强的组织纪律性,她的个性什么样已不再重要,而是由于她的处境(以及民主党全党的处境)不允许她不这样做。

哈氏(或民主党)的行动,代表的是美国人所擅长的另一种行为方式,就是那种工于计算、注重配合的工程师态度。这种工程师式操作,在美国人的体育竞赛里也能看到——看看那些球队教练,经常要拿着iPad,对场上队员的动作表现,一项一项做统计分析,而非只是坐在一旁观察全局,用自己的直觉去指导竞赛。

管理学泰斗彼得·德鲁克就说过他最推崇的管理者素质,就是这种沉着冷静、理性操作的风格,而不是那种单纯靠个人魅力带团队的办法。

充斥美国的各种线上线下的管理类刊物、网站,反映出钻研管理也是这个国家同样有着深厚积淀的一个文化传统。

哈里斯的竞选战法,亦可谓是一种高级版本的泰罗制(首创者Frederick Taylor,20世纪初曾冠以科学管理的称号)。泰罗制的核心,就是为了实现效率最大化,一切流程细节都必须经过严密测量、充分协调。

所以,一个多月来,哈氏的选战策略,只是一味造势,四处开会,高呼口号,避谈国策。这是以自己什么都不说,尽管让特朗普乱说,等着看他犯错误。这就像《孙子兵法》里说的,以我方之无形,诱使敌方做出对我方有利的行动,然后趁机发起进攻。这样的策略叫做“形敌”。

这其实也掩盖了她自己什么都没想好就被民主党推上阵前的尴尬。但重要的是,她明白,在没想好怎么说话的时候,就最好什么都不说。

而本来就心直口快的特朗普,果然就说了很多有关哈氏的傻话。这就引得共和党党内大佬一再劝诫他必须专注政策层面的辩论,不要再对哈氏做人身攻击。

更有甚者,在与马斯克的访谈中,特朗普还在继续攻击早已退选的拜登,好像还没有完全把注意力聚焦到眼前的对手身上来。

可以预言,如果此次特朗普竞选失败,原因之一,就是他败于自己简单粗犷的个人英雄主义,以及不易变通的、不服管理的孤傲风格。

特朗普和哈里斯以及两人竞选团队的差异,也折射出的美国社会文化里的两种原型:一种原型,是看似潇洒实为悲剧的独行侠形象;另一种原型,是看似沉闷但讲求实效的工程师形象。

原型的概念(Archetypes)是大心理学家荣格首先提出的。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,就像人们行为的基础脚本,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的许许多多人的行为中反复呈现。

中国人在与美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,也会看到这两个原型在其他人身上的种种演绎。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晓刚

张晓刚

22篇文章 27秒前更新

曾经为《中国日报》评论撰稿人。后长期就职财经服务业。

文章